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专区 > 学术文摘

浅议地勘单位职工持股 ——以AB企业为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6.20浏览次数:2071论文类型:其他

浅议地勘单位职工持股

——AB企业为例


改革开放40年,地勘行业为适应国家经济体系改革需要,经历了几次政策性改革,但因过程中顶层设计的缺少同时地勘单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思想的影响,改革几乎仍在原地踏步,产权不清晰、职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仍不能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国家高度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同体,同时,随着企业公司化改革路子形成,地勘单位改制势在必行,职工持股是地勘单位改制过程中,解决产权不清晰、职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一部分  职工持股的背景、意义

一、职工持股背景

所谓职工持股,即职工持股制度(ESOP),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在实践中,职工持股是指公司职工通过个人出资或以其他方式取得企业股份,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

1、员工持股在外国的发展

员工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以“股票奖励计划”的形式存在。上世纪50年代,路易斯.凯尔“二元经济学”理论,把员工持股上升到理论高度。他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了财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资本的投入产出贡献越来越大,少数拥有资本的人能获得大量财富,导致资本的急剧集中,加大了贫富差距,分配严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应建立一种使产权分散化,让员工获得生产性资源,实现劳动和资本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制度,这就是职工持股制度。

到本世纪初职工持股制度已经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推广和发展并取得明显效果。有学者统计,在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1/4企业员工持有企业股份超过10%。有研究认为,实行员工所有制并让员工参与管理的公司与它们采用传统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相比,每年的增长率提高了8%-11%[百度百科]

2、员工持股在我国的发展

员工持股在我国是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出现的。在1988年前后,开始在股份制试点企业实行了员工持股的最先探索形式—内部职工股,因为执行过程中的好多企业远离了初衷而被叫停。1994年,在股份制上市公司实行的公司职工股制度—在公开募集时,拿出10%额度供公司内部员工认购,形成职工股,但它只是一种短期的一次性福利措施,并未实现员工持股的“连接公司和员工,长期激励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作用”。1997年,提出了员工持股计划,规定了员工股的非流通性或限流通性,并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职工股。与前两次尝试相比,有很大进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同体。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也使员工持股制度更明确。

我国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时分为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资料通过对1993—1997上市公司财务情况分析显示:发行内部职工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随持股比例而提高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内部职工持股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全部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职工持股比例在20%以上的企业,无论是每股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均高于行业平均值【罗平2001】

二、职工持股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劳动者和企业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长期激励机制。      

职工持股制度作为一种股权激励制度,将职工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职工持股,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持股,使职工拥有了两个身份,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资本所有者,企业利益与职工活动紧密相连,改变了国有企业“企业所有者虚置”的状况;同时,进一步把职工的劳动创造与利益分配紧密结合起来,职工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在其劳动收入的基础上,可以按出资额大小以股票分红、派息等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从而能更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职工增加了对“自己企业”的认同感。

2、改进了企业的产权结构、完善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我国企业经营失误中,有70%是源于决策失误,而外国企业经营失误则多源于执行不力【罗平 2001】。决策失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不力,经营者和所有者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国有企业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代为管理,形成了实际上的“所有者虚置”,这必然导致企业决策失误概率大增,而外国企业多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大大降低了决策失误的概率。国有企业实现职工持股制度,可以通过购买国有资产产权,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建立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职工可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管理,监督大股东和经营者,避免和减少了决策失误,实现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3、有利于解决国家、企业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资本的收入远大于工资的收入,这势必会增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分配不公,而职工持股,可以使职工凭借手中的股份获得一份工资外的资本收入,增加自身财富,可以使企业、社会经济增长的利益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分布,使更多人享受经济增长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也可以解决国家、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

4、职工持股与社会福利、养老保险计划相结合,增强了职工退休生活的保障

职工持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福利性,它为职工在丧失劳动能力或退休后的生活来源上提供了进一步保障。也就是说,除了其他的社会保障,职工还可凭借手中的股份来分享企业增长带来的资本收益,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这大大增加了企业职工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稳定性。

5、职工持股还可以消除国有企业领导人减薪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有企业负责人减薪是这两年热议的话题,在减薪的同时会不会消弱了其积极性,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职工持股,可以在改变考核方式(内容)的基础上,使经营者在取得考核薪金的同时还能收到经营结余而分得的股票分红,这也改变了原来单一考核方式下,经营者收入单一的弊端。同时,因为分红的多少依据经营的好坏,这也从另一方面鼓励经营者更好的经营。

第二部分  地勘单位职工持股

一、地勘单位现状

1、总体现状

上世纪末,原地矿部管辖的地勘单位全部实行属地化管理,但也只是简单地从资产、人员及技术方面下放和重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质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地勘单位观念尚未转变只是改变了单位名称,而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还是没变。以陕西地矿局为例,2008年12月启动地勘单位改革工作,2014年6月陕西省编委撤销地勘单位事业建制,地勘单位已脱离事业体制,改制成企业。【周鑫、王志刚】目前各地勘单位都已注册成立了公司制企业、制定了公司章程、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已完成了企业形式上的改制,但实际的企业运行和原来并无大的改变。因为多年前国家的地勘项目已很少,地勘单位主要以一部分市场项目及每年的地勘费拨款存活,所以虽然地勘单位改制已算完成,但人的思想还未从事业单位跳出,还未完全建立市场竞争意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还未完全调动起来。同时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企业主体虚置,经营者及职工除了取得工资薪金及奖金外对经营结余没有分配权,这就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当前的地勘队伍改革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单位发展总体上并不平衡,即使发展势头较好的地勘单位也仍处于“没有地勘费活不了”“单靠地勘费活不好”的状态【孙东方】。同时,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离退休人员多、总资产中经营性资产少,营运资金少,固定资产中生产设备少等问题,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逐层授权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者不是所有者,承包经营模式的一些弊端使得企业的激励机制不明确,职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使得地勘单位的公司化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其他国有企业的实践,混合所有制模式和职工持股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

2AB企业概况

AB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企业改制刚试行的时候,它是地勘单位A为了创市场,增收入,利用地勘单位的技术、人才等优势,投资成立的法人企业,但仍享有事业编制,职工仍是事业身份,和A属于“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主要从事地勘单位的延伸产业:工程勘察、基础施工、工程测绘等项目,近年又增加了地质灾害评估、治理等新兴产业。最初,它的经营收入只是作为地勘拨款的补充形式,所需设备、物资都是上级单位以调拨形式从系统内的物资采购单位调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AB年经营收入不到1000万元,并且经常因工程质量等问题被扣押设备、材料,微薄的积累也被用于应付各处的纠纷,流动资金短缺是各种矛盾的集结点和最直接的表现,同时也表现了人浮于事,职工们普遍都存在等、要、靠等心理,看领导如何解决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

、地勘单位的职工持股

(一)AB企业职工持股的演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根据国家政策,AB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内部模拟股份制试点,组织内部评估小组,对各地勘单位的国有固定资产进行评估、职工出资买断。这次模拟股份制是地勘单位职工持股的雏形,但只是停留在了内部模拟的阶段,没有进行实质性公司制改革。由于管理、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执行一段时间后,其他单位又都恢复到模拟股份制之前的生产经营模式。AB公司在这次股份制改制中虽然没有变更工商登记,但算是进行了“彻底改革”,生产设备全部评估作价,出售给各设备使用实体,实现了以经营实体为单位的职工买断,提倡人人持股。各实体自主经营,财务独立核算,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总部管理费,结余以工资、奖金内部分红的形式在利润前分配,形成企业的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企业总部只负责各项资质、证照的维护、更换、人员的流动、社保的缴纳以及工商、税务等外部事务的管理。

AB企业最初的股份制试点是业务相对稳定、人员相对固定的修理车间,实现全员平均持股,一开始成效很明显,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工作,慢慢地平均主义的弊端显现出来了:谁说了算,工资奖金如何发,分红方案如何定等,几乎每一项事务都要集体讨论,又各抒己见。尤其是年度预计的结余分配方案:是分一部分还是节余全分?站在领导角度,为了发展一定要有积累,不能吃光分净,但有职工就认为:谁知道以后的政策会不会变,当期的节余分给个人才放心。由于股份平等,这类矛盾很难协调。于是,后来的经营实体再内部模拟股份制时,就避免全员平均持股,保证管理者的大股东地位。

(二)AB公司模拟股份制的成绩

AB企业实行模拟股份制改制后,一方面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迅速增长。改制前,每年的产值1500万元,2018年为3.5亿元,人均产值增长约20倍,另一方面,职工的收入也从改制前的年人均5000—6000元到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8—9万元。除了社会客观原因增长外,在全系统同行中工资水平也算增速较快者。虽然这次的股份制改革只是内部模拟,但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上世纪90年代末,AB在全系统是经营倒数的企业,目前其经营规模、经营能力、市场影响力和全系统内的同业者相比有了明显的优势。

)存在问题

AB企业的内部模拟股份制只是相似于职工持股,起到了职工持股的部分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因为是内部模拟,只做了内部资产评估、出售,未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所以这部分职工股就不能以股本形式在报表反映,持股职工也不能参与企业的报表利润分配。

2、AB企业的内部模拟股份制改革,最初的股改资金只是和原有固定资产的置换,账面评估损失已被清产核资确认为损失,经上级批复,这部分损失冲减了以前年度形成的利润、盈余公积、国家基金。在目前体制下,新增固定资产从账面看仍属国有资产,所以从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出,模拟股改后每年收入增幅都很大,2015年的收入比2000年增长近10倍,但资产总量增长却很缓慢,只从2000年的4000—500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2000万元,其中大部分是房产的增加。模拟股改实体不愿把账面资金用在购置设备上,财务账面反映为设备租赁形式,这阻碍了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影响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职工持有股份比较分散,没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机会。

4、内部模拟股份制,职工持股之后的新进员工如何持有公司股份,对员工的激励措施没有明确规定。

)解决措施

AB企业的职工持股,只是企业内部的模拟管理方式,要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实行真正的“职工持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制,只有实行了混合所有制,职工股就可以参与利润的分配、也会有动力做大做强,增加生产用固定资产,也可以解决职工激励等一系列问题。这是AB企业的解决途径,也是整个地勘单位改企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三、地勘单位职工持股的方式

(一)职工持股主要方式

1、员工间接持股

包括以职工持股会、工会、成立职工持股公司、信托等为载体的职工持股形式,其中以职工持股会最为盛行。

 职工持股会是指公司组织设立、专门从事职工持股职工股金管理,认购本公司的股份,代表持有职工股的职工行使股东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维护职工股东的权益。职工持股按照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职工持股会:

A、可以解决《公司法》规定的设立公司最低出资人的限制。现在改制的国有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为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为50人以下。为了符合这一规定,在试行职工持股时就要缩减持股的股东人数,而职工持股会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B、可以把股东分散的权利集中起来。职工股东因为所持股份较少,权利也分散,成立职工持股会,就可以把分散的股东权利集中起来,在一些有关职工利益的问题上就能充分行使权利取得最大收获。

但职工持股会、工会因为不是社团法人,所以其法律地位得不到认可。证监会也不受理员工持股会(包括工会)作为股东或者发起人的公司的上市申请。

2、员工直接持股

员工直接持股是指员工以自然人身份持股,但是对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由于受《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限制,在具体实践中又可分为以下2种情况:一是部分小规模企业.如果内部员工较少,在改制时持股员工可以直接以个人身份入股。此法优点是产权明晰,操作规范,但只适宜小企业,不适宜大、中型企业改制。二是管理层和骨干员工共同持股。此形式是对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经营者以个人身份直接入股.其他员工则集中入股。这种形式避免上一种形式的弊端,又规避了公司法对股东人数的限制,既实现了职工参与管理又能实现对职工的管理,做到了扬长避短。

(二)地勘单位职工持股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职工持股会虽然也可以解决出资人数限制及股权分散等问题,但就已有一些案例来看,职工持股会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职工持股会没有自由资金,就没有能力回购离开企业的职工的股份,或这部分职工不愿转让股份时也没有有效制约手段。二是职工持股会的存在会影响企业决策的效率,很多中小企业职工持股会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重大的决策必须先在职工持股会内部统一,而后才能提交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表决,职工持股会自己不经营,只是反映职工意见,在一些问题上很难统一和表达全部职工的意愿,甚至无法决策,使企业错失良机。另外很多企业的职工持股会依托企业工会,但工会要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还要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当两者利益发生矛盾时,会给工会的维权带来难题。

1、就改革的现阶段来看,“管理层和骨干员工共同持股”方式比较适合目前地勘单位的实际,并且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从ABC公司的案例来看,各单位可以现有的经营实体为持股单位,实体负责人代表自己实体职工的利益,作为职工持股代表,成为公司的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在遇到重大决策时,各经营实体作为一个股东首先内部形成统一意见,在有意见分歧时,实体负责人因为具体参与了经营,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及“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合理的决策。

2、进员工的股份来源。公司在最初实行职工持股时,留出一部分“集体股”先不认购,每年根据每股净资产确定每股价值,有新进员工时就可以“现价”出售。对于离职人员的股份,公司出资回购作为“集体股”。

这样就解决了“职工持有股份比较分散,没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机会”、股东人数限制的问题以及新进员工股份的来源问题。

四、地勘单位职工持股的相关问题

(一)地勘单位因为几乎都是轻资产型企业,所以在实行职工持股计划时,除了评估现有资产出售给职工外,应该尽量采用增资扩股方式,以扩大企业规模。以AB企业为例,生产设备只占到总资产的3%-5%。为了增强竞争实力首先要扩大企业规模,购置生产经营设备、增加营运资金的提供。

(二)对于后来新进职工,企业可以在一开始就留有一部分“集体股”,新进人员以“现价”购买持股,或可以对这部分职工以“虚拟股”的形式进行持股,待有职工退出时再转为“实股”。

(三)对职工股的规定

 1、持股职工脱离企业或者死亡,应参照公司上年度每股净资产价值将该职工持有的股权购回,用于新进职工的持股股份。

2、持股职工按其持有的股份享有出资者的资产权益,包括转让权、分红受益权。 转让必须在企业在职职工之间进行,同时,公司不能强迫持股职工退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势在必行,职工持股是是混合所有制的最简单方式,也是维护职工利益的直接方式,尤其在地勘单位改革之际,实行职工持股一方面解决了现存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为职工参与经营、提高收入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职工持股计划的优势》 2005 庄一钧

2、《推进职工持股制度 构建企业和谐》 李靖宇

3、《国有中小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基本模式及案例研究》 罗平

4、《关于建立我国企业职工持股制度的思考》 陈东肃

5、《对当前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孙东方

6、《关于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以陕西为例》 周鑫、王志刚

7、《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实施》  吴良刚 肖隽

本网站发布的论文为2020年西部地经网学术年会征集到的论文原稿,以供交流分享,论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作者自行负责。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