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专区 > 学术文摘

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 支撑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6.20浏览次数:86论文类型:大地质大服务

 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   支撑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为国基,谷为民命,地为谷源,乡村振兴离不开耕地土壤的保护。耕地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关键。近40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耕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肥力流失、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现象,2022年1月,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标志着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正式启动,这是我国距上一次全国土壤普查40年后,再一次对全国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

土壤三普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对耕地、园地及林地、草地中与粮食生产相关土地的调查,查清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对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甘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地质工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两提供三支撑”定位,利用以往承担过的国土三调、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业地质等工作形成的相关成果为基础,发挥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现代测试化验等技术优势,主动承担地勘单位的职责,服务土壤三普工作,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提供数据依据,为推动做好土壤普查数据与国土三调现状地类数据在地块上的衔接做好准备,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地勘人的智慧。

一、地勘单位承担土壤三普工作的优势分析

(一)人才队伍齐备、工作热情高涨

随着近年来地勘单位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各单位介入生态环境领域的业务不断增长,每年在召入环境地质、地球化学、检测化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前提下,还不断招入环境工程、土壤学及农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人才队伍结构较好。在省土壤三普办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机构筛选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样品制备中心筛选工作的通知》通知后,外业调查队伍共报名61家,最终入围40家,其中地勘单位22家,占55%;样品制备中心报名16家,最终入围11家,其中地勘单位7家,占63.6%,体现了地勘单位在从事该项工作的先天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各地勘单位参与土壤三普调查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强烈。

(二)技术储备充实,转型动能充足

土壤三普工作与土壤地球化学普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项目技术方法相近,尤其是与2018年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实施的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极为相近,在布点密度、采样深度、混样方法、终端信息化调查、样品制备及流转方式基本一致,大多数地勘单位都承担过土壤化探扫面、农业地质等工作,转向从事土壤三普工作技术上十分成熟,具备了承担土壤三普工作的技术能力。

(三)项目经验丰富,先天优势明显

我省地勘单位大多承担过区域化探、土壤质量调查等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国土三调、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省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项目,地勘单位是省内经验最丰富、实力最雄厚的从事该项工作的服务机构。

二、地勘单位服务土壤三普调查工作的模式

土壤三普共分为构建工作平台、制作工作底图、布设采样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数据汇总、质量校核、成果汇总8个主要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由国家统一部署完成,后5个环节由地方负责牵头完成,在这些主要工作中,地勘单位可积极参与以下环节的工作。

(一)完善地学大数据平台,实现矿地信息化融合

2021年3月,省发改委授予我局“甘肃省地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平台,主要开展以大数据方法定量成矿预测为抓手的地学研究工作,随着地学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遥感影像和地质调查成果为基本底图的地学大数据平台,目前平台属于内网运行阶段,建议:一是尽快实现保密数据脱秘化处理,从而实现外网访问功能,不断扩大平台影响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平台底图资料,形成基于不同年限、不同精度的影像数据+交通底图+行政界线+地形+重点区三维建模的大数据底图平台;三是在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外业调查APP+桌面操作系统,一方面实现野外工作时使用APP在线使用底图方便外业调查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各项目的实施,后台也在不断的收集调查数据,不断丰富大数据平台数据量;四是搭建基于Arcgis平台的大数据空间平台,现有的Mapgis平台数据在矿产勘查领域功能较齐全,而为了加强应用并与国土一张图对接,急需开发基于Arcgis的大数据平台;五是基于地学大数据平台,积极承揽土壤三普样点校核工作,通过最新的遥感影像及国土三调数据快速、高效、准确的实现样点室内校核工作。

(二)发挥外业调查优势,统筹开展外业调查

地勘单位长期从事土壤外业采样工作,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外业调查采样是土壤三普工作的基础,高质量的外业样品才能实现最终数据的准确、科学。

根据国土三调成果显示,全省现有耕园地面积7814.21万亩,园地面积642.87万亩,按照《土壤普查工作底图制作与采样点布设技术规范(试行)》要求,耕园地布样密度为1个/1km2,林草盐碱地布样密度为1个/16km2,得出全省约有土壤样点56400件,另外全省下达盐碱地调查样点7679件,因此,最终预计全省样品约64000件。如按照目前入围机构40家的数量计算,每家入围单位可承担2-3县(区、市)约1600件土壤样品外业调查采样任务,由于该项工作由县级三普办负责公开招标,一方面由于工作量较少势必各单位会争相承担更多的县区任务,造成同质化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由于县级财政紧张势必会压低项目费用的现象,作为承担该项工作的主力军建议由局统一协调各单位工作任务,避免兄弟单位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三)承揽测试业务,服务特色农产品产地评价

土壤三普样品测试化验工作涉及到土壤样品的前期制备加工和后期的检测化验,同时两项任务必须由不同的单位承担。全省入围样品制备流转的单位共计11家,每家制备中心承担的制备工作量约为7500件(其中一般样品5800件,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1700件);入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名录的共计20家,其中地勘单位11家,占比55%。剖面土壤样品检测指标中,耕地园地46项(其中选测指标5项)、林地草地19项(其中选测指标3项),约有工作量5000件,可由实力较强的1~2家检测实验室承担。一般表层土壤样品检测指标中,耕地园地检测指标29项(其中选测指标3项),林地草地检测指标11项;约有工作量64000件,每家检测实验室承担的检测工作量约为3200件;也存在着招投标主体多、工作总量小,质量高、时间短,形不成规模效益的问题,建议由上级部门统筹协调加大地勘单位在检测化验环节的工作合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规模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测试化验分析不仅可以掌握土壤常量元素及养分元素含量,还可以掌握土壤微量元素及有效态含量水平。同时还掌握了全省耕地园地土壤中有机碳与无机碳储量,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当前土壤碳库数据;另外,检测指标中的硒、锌等指标也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提供了产地环境数据,为推动丝路寒旱农业建设,打造甘味农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撑。

(四)推动地质旅游开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土壤普查,查明硒、锗、锌、铁等特色土地资源,结合本土地质遗迹资源及历史文化故事,打通富硒(锗、锌)+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建设富硒康养休闲小镇,突出康养中富硒独特性和唯一性,提升富硒康养旅游的竞争力,打造文旅品牌,为富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蓝本,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土壤三普与乡村振兴未来融合发展的展望

(一)国土三调图斑与土壤质量的融合

自2018年,历经3年,自然资源部门全面查清了我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等13个一级类,53个二级类的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国土调查基础数据库。此次土壤三普工作的样品布设即是在国土三调的图斑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土壤三普获得各类元素含量时,将土壤质量各类数据按照样点所在图斑位置,对图斑进行赋值计算,即可获得每个图斑(地块)的土壤质量状况(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养分质量、土壤盐碱化程度)数据,实现土壤质量、数量、生态的三位一体管理。做好土壤三普成果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优化耕地、林地、湿地、草地等空间布局。

(二)耕地质量等别与耕地质量等级的融合

耕地质量等别划分方法是自然资源部门使用的耕地质量划分方法,主要通过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3个方面将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而耕地质量等别则是农业农村部门采用的耕地质量划分方法,主要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将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10级,耕地质量等级考虑的是区域的农业生产最大潜力的挖掘,基于区域资源条件制定的标准。

随着耕地质量保护不断的加强,涉及耕地质量的土地管理工作,都离不开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成果,这就为耕地等别与耕地等级的技术合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最终的耕地评价结果将在国土空间规划、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调整、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结语

通过地勘人参与土壤三普工作,查清土壤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为国土三调未来与土壤质量的图斑深度融合提供了矿地融合的机遇,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矿地融合发展模式将得到验证,地勘单位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本网站所发布的论文为2023年西部地经网学术年会征集到的论文原稿,以供交流分享,论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作者自行负责。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