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专区 > 学术文摘

地勘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浅析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6.20浏览次数:1654论文类型:地勘经济

地勘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浅析

摘要:通过对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提出“促进内部转型升级,拓展外部业务延伸,谋求全域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地勘单位转型思路。文章从内、外、全域三个方面进行了概略阐述,既巩固了转型升级的成果,又促生了新发展方向,为地勘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地勘单位  促内升  拓外业  谋发展

 

一、前言

2013年以来,随着地勘经济的持续下滑,各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如火如荼的进行,积极寻求各自的发展出路。在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日程的日益临近之际,各单位的转型质量到底如何?能否经得起改革后时间的检验?是我们当下值得思考问题。

二、地勘单位转型现状与思考

我省地勘单位改革基本从2016年开始,大多数地勘单位基于自身现状和各自特长在某一领域拓展了定量业务,形成了特长内的转型。经过五年的发展,虽然各地勘单位转型升级雏形已现,但还存在很大缺点与不足,各自有着较为广阔的转型空间。

各单位在转型升级中主要存在业务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市场信息滞后、产业附加值低、综合实力弱、同质化竞争激烈和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其问题本质主要源于事业单位的属性没有改变,依然根深蒂固,因此转型升级的企业化道路在门口徘徊不前,依然没有大的改变。

本人在《甘肃地质矿产报》(2016年9月30日第三版)发表的“构建新型多元地质工作”一文中曾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精准扶贫为载体的多元化发展思路。基本阐明了转型升级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传统地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全面拓展的多元地质工作。并依附地质工作在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成果转化与有效服务、科学理论创新与方法技术进步、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方面落实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活力。

三、促进内部转型,强化创新驱动

(一)以基础地质资料为依托,构建多元地质工作

地勘单位在转型中都有着发挥自身优势的特点,以原有诸如化探队、物探队、区调队等前身的优势产业,多注重自身在此相关领域的发展,其最大优点为业务熟悉、延伸性较好,缺点为业务面单一,综合性较差。为此,以基础地质(资料)为依托,重点领域(国家政策)为主线,科研成果为驱动,多学科穿插为导向,纵横交叉发展是当今地勘转型的主要方向。在产业结构上打破依传统固体勘查,利用化探、物探、遥感、区域地质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区域环境调查等多领域深入研究农业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地质灾害及第四纪地质方面的研究,延伸相关领域的创新型项目。

农业地质,全面分析原有土地质量调查项目基础资料,进行区域内的成果集成,划分具有开发利用且能服务实体经济的土地资源,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功能性农业规划、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国家粮食主产区发展上服务。

环境地质,充分研究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及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等资料,挖掘在此相关领域的生态环境类项目,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体。

城市地质,多注重城市地质体、人居环境体及综合建设体方向的研究与调查,将人口变化与城市建设结合,注入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为政府宏观政策导向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以灾害治理与排查为根本,重点突破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利用北斗体系及信息化传输分析地质体变化规律,达到前期的规划与布局。

综合领域,利用多学科综合资料集成,在油气地热探索、遥感综合应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农产品安全利用、水资源平衡、生态环境效应及人居适应性评价等方面创新,驱动地质多元化发展。

(二)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开拓重点领域新业务

近年来,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地质工作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强化多门类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调查评价,统筹考虑地上与地下、陆域与海域、资源与环境,大力提升地质调查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工作规划中重视新型农村建设、标准化农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示范园建设方面地质工作,开拓以浅覆盖地质勘查和急缺性矿种探寻为主的导向型工作。拓展“三位一体”生态地质调查,加强在森林、草原、湿地、沙漠化、盐渍化综合治理方面的投入,抢抓生态环境修复的生态地质调查新机遇。

(三)以调整内部结构为根本,夯实转型升级质量

受地勘经济持续下滑影响,地勘单位的活力也随着下降。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的混乱,缺乏思维和视野;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重视量的变化而忽视质的飞跃;缺乏对转型升级的认知,没有市场理念;投资思路闭塞,在决策力和执行力上不到位;在整体人员构成和业务对接上走着事业单位的老路子,含糊不清。这些问题在地勘单位中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转型升级的质量。

提升地勘单位活力是夯实转型升级质量的根本,也是直接影响诸多单位企业化道路发展的基础。为此,调整内部结构,做到“人人参与、事事建言”,构筑企业化的大片经理,小区经理。以河西,陇中,陇东,陇南等地域形成圆形辐射;重视项目质量,加强影响力,强化单位模范作用;从实际出发,落实战略合作等共建项目;调动职工积极性,重视人才发展,做到老有所依(依靠丰富的经验,传递正能量)、中有所托(托付的事情能全力完成)、青有所盼(新入职人员有希望、未入职人员有奢望);依据价值体现公平正义。

四、拓展外部业务,延伸行业发展

地勘单位转型中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合作将成为地勘单位重要的发展方式,多领域拓展是必由之路,如清洁能源、水资源安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资源安全等。

支撑政府和服务社会也是外部延伸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公益性地质队伍和服务将逐步融入地方政府工作中。通过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地下管廊建设和地下空间利用、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水土环境调查评价、级市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建立耕地土壤质量动态监测网络、搭建数据平台等系列工作逐步实现地域上的服务与支撑。逐步体现从综合调查、数据分析、评估评价、科学研究、构建模型、监测监控、预警应急、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到有效服务中去的公益职能。

五、谋求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以促内生,某外业为基调的转型升级,其本质就是从基础性、公益性、先行性地质找矿延伸到工程地质、生态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能源地质、旅游地质、水害预警和防治等领域。培育地热清洁能源、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下水资源等新兴产业,加强稀有金属和国家紧缺性资源勘查力度。重视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加大科研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围绕浅覆盖地质找矿突破、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道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产业,带动地勘经济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地勘单位转型不仅仅在业务量上出现下滑,更多的缺乏综合性人才,产业结构依然单一,单位活力低下,综合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地勘单位的转型升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迎接新挑战、适应新常态,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优化传统地勘单位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多元发展模式,注重培养核心竞争,深化体制改革,坚持增强发展活力,实现转型后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本网站发布的论文为2020年西部地经网学术年会征集到的论文原稿,以供交流分享,论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作者自行负责。) 


返回列表 >